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21的文章

【聖誕企劃】2021聖誕快樂 音樂老師的交換禮物!

圖片
  【聖誕企劃】音樂交換禮物! 𝓜𝓮𝓻𝓻𝔂 𝓒𝓱𝓻𝓲𝓼𝓽𝓶𝓪𝓼 ❆ 🎄 🔔 🌟 終於來到我喜歡的前三大節日 除了發放小禮物給學生外 老師們也有個秘密企劃要展開了..... ▌企劃靈感 某次和自媒體小夥伴一起聊天時   弦育音樂工作日誌 楊老師 以及 音樂魚籽醬 的 Kylie 老師 「欸!我們來想個聖誕企劃」 「那來交換禮物,交換歌曲😆」 「喔喔喔好啊~很不錯耶」 所以老師們的聖誕禮物是…交換歌曲! ▌樂曲簡介 我抽到的是 @Kylie老師 準備的曲目 Christmas time is here 原曲(A Charlie Brown Christmas) 由美國爵士音樂家 文斯.葛拉迪(Vince Guaraldi) 是為《查理.布朗的聖誕節》的特別節目而寫的配樂 整首曲子由簡單的二段體組成 第一次聽我覺得還蠻普通的,沒想到越聽越順耳 很有聖誕節溫馨的感覺 這次採用電鋼琴錄製,再用 garge band 的roop做成簡易小品 現在手機的媒材很方便,錄製音樂的器材越來越輕薄方便了 ▌我彈奏了兩個版本 ①#加入一點即興  聽完原曲後,加入一點自己的詮釋想法  依照原本的和聲走向,就是彈開心的 😜 ②#原版樂譜+簡易混音  此首適合下載下來當背景音樂,你也可以拿來唱🎤  🔸如果需要MP3檔案,下載連結放在 Blog 裡 【下載連結】 ✂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如果想聽其他人的交換禮物 請自粉專欣賞囉 (連我自己都還沒聽到其他老師的音樂!😳) 祝大家在冷冷的聖誕節裡,有個好聽的樂曲溫暖你的內心 ❆ #竹北鋼琴教學 #鋼琴教學 #聖誕快樂 #christmas #聖誕音樂 #音樂知識創作

【教學罐34】成人如何維持學琴熱度?|原來你缺少了四大要素

圖片
  前言 🔺成人學生A 🔺成人學生B 寫了這麼多篇給18歲以前的學生,是時候寫一篇記錄18歲以後的(笑 教學到目前,也接觸過不少的成人學生 但很可惜的是,學最久的大概3年,最短則是1個月 直接開門見山的聊聊 成人學生學琴的普遍缺點是  1.沒時間練琴  2.自尊心強  3.太有自己想法  4.容易請假 總歸一句話: 理想很豐滿,現實很骨感 因此這篇文章想記錄,我所觀察到的成人學琴現象 所以會著重在「 成人學琴會碰到的問題 」以及「 初步解決方案 」 成人學琴的動機 我觀察到成人學琴主要分成以下三種  1.小時候沒學過,長大補足想學的慾望  2.只學某一首很喜歡的曲子  3.陪小孩一起學習 前兩種動機都是建立在「喜歡音樂」並想由「自己親手」彈出來 第三個則是比較特別,看到的例子通常堅持不到半年就會放棄了 (如果您有見識到超過三年以上的例子,請務必分享給我!👀) 我們都知道學習永無止盡,終究沒有停止的一天 那可以用什麼方法,「 延伸 」我們對音樂的黏著度呢? 我提供以下幾種方法給你 特別註記:此篇適用於 尚無小孩 的成人學生 成立家庭後的學習狀況不太一樣,有機會再撰寫文章 維持熱度的四大要素 1.擬定曲目週記表 勿求快 擬定前, 請與你的老師討論程度範圍 ,避免標準訂太高 大目標是何時完成這首曲目 小目標則是拆解段落、完成的時間日期、以週為單位紀錄 ❌錯誤的擬定: 我0基礎,今年要彈會李斯特的鐘! ✅正確的擬定: 我想彈會夢中的婚禮,老師好像有比較簡單的版本, 來詢問老師 吧!  第一週:分手八個小節,對節拍器  第二週:和手八個小節…等等 👉別小看這些目標細分的擬定方式 它可以大大提升你的完成效率以及成就感 2.合奏或是找朋友一起學 俗話說:一個人走得快,一群人走得遠 這句話也可以套用在學音樂上 練習通常是乏味、孤單的,我們需要找些方法增加動機以及樂趣 我們可以選擇與朋友一起學習 或是請老師出 四手聯彈 的曲目一起完成 儘管是完成簡單的曲目,也會讓你覺得自己很有執行力 👉每件大事都是由小事一點一滴累積而成 3.參加音樂會表演或是檢定 除非你的學習動機非常強烈 如果沒有擬定目標,當初的熱血很容易馬上消失殆盡 我們從小的教育訓練,已經讓腦袋習慣照表操課的學習方法 不妨反過來利用這個潛在習慣,參加音樂會或是檢定當作D...

【教學罐罐33】老師的教學倦怠期,六種方法破解

圖片
  嗨,各位 前一週因為私人因素,心情都蠻低落的 😞 教學上沒什麼問題,一如往常與學生相處得很開心 這幾天看著上週的心情筆記 有個靈感油然而生 我可以寫寫看教學倦怠的文章啊! 現在心情比較平復之後,我想說也把這個過程記錄下來 幫助曾經遇到問題的你,或是目前卡在倦怠期 也提醒之後的自己不要深陷負面的迴圈裡 ✋ 前言 先了解一下何謂教學倦怠 教師倦怠感是教師在教育情境的要求下,由於無法有效因應工作壓力與挫折,導致情緒低落、態度消極,甚至引發生理、心理的困擾,終至對教育工作感到厭倦, 缺乏熱忱 與 成就感 的現象。(參考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) 我在教學生涯裡,也跟許多的老師討論過這部分 同時也得出各種不同的方法,以下是我在面臨教學倦怠時 最常使用的幾種對策 老師的教學倦怠期|六種方法破解 你需要先好好休息! 過度的負面情緒對事情是沒有幫助的 首先,你要先好好的休息! 可以選擇靜態或動態活動 或是吃喜歡的食物、購買小物品、聽音樂、發呆、畫畫、寫書法等等 等心情平復,以及吃飽之後,再去思考最初的問題 給自己空間,思考問題原因 被教學倦怠期壓到喘不過氣時 在課後給予自己個人的空間 接著把你當下的心情、情緒,全部書寫下來 這時候不用太拘謹寫出來的文字,現在紀錄的是真實的自己 把情緒抒發完畢之後,可以寫出問題並自問自答 「我為什麼倦怠?」「因為教學上沒成就感/教學了無新意…等等」 「如何解決倦怠感?」「多做一些放鬆的課外事/幫學生安排新的課程計畫」 「我何時開始有倦怠感?」「上一週開始,因為某件事…」 當你嘗試列出問題,並解決它的時候 整體上已經開始脫離負面迴圈了 找人聊聊,可以抱怨 抱怨不能解決問題,大家對這句話應該不陌生 但你的情緒總要先去消化它 我們可以選擇 有智慧 的去處理情緒 可以對你的伴侶、朋友們抱怨 但記得抱怨完後,還是要去 解決問題的根本 切忌埋在心中,埋久了會麻木,就變成怨懟 這時候就要謝謝我的自媒體小夥伴 🧡 謝謝大家都是很正向的一起解決問題 角色的轉換 擔任老師一職,世俗的觀點是正直、智慧、規範、嚴謹 以及給予學生價值,有時候還要注意身教 就像是栓太緊的橡皮筋,久了會彈性疲乏 不妨在下班之後,空出20分鐘好好的重新回到自己 靜心冥想最近遇到的好事、值得感謝的事 心情較平復之後,再回到【選項二】 思考問題原因 參與課程或是做紓壓的事物 當自己一個...

【教學罐罐32】鋼琴要學多久才夠?三則親身故事,聽聽他們的想法

圖片
鋼琴要學多久才夠?三則親身故事,聽聽他們的想法  「老師,學多久可以彈給愛麗絲?」家長A 「我們學興趣的,老師不用給太大壓力啊」家長B  「老師,我家孩子學一個月就可以彈小蜜蜂了吧!」家長C 「他書讀的不好,我考慮讓他考國中音樂班」家長D 鋼琴老師的生涯裡,這些話應該是每個老師都會聽過好幾輪的話語 究竟鋼琴只是種加分的才藝呢,還是一種人文素養教育? 因此我想把一些故事寫下來 前言 ※這篇學生角色以18歲前的學齡定位撰寫 每次聽到前面諸如此類的問題 20初歲的我,可能會內心折騰一番,白眼快速翻個360度 現在,歷經的事情多了,也接觸過許多的家長 最重要的是,我上過一些與家長溝通技巧的課程 (真的很感謝音樂前輩們的寶貴經驗分享,少走許多冤枉路)  👉因此可以了解家長們心中所擔心的是 「 投資成效有無與心中預期成正比 」 了解家長的核心思考後,我都會把腦裡的標準回答 用不同的排列組合再告知家長一次 「 學習進度取決於練琴精度 」 「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」 咦!感覺寫完上面兩句,可以直接做結論了。👈 會想打這篇文章來自於我教學生活上的親身經驗 大家都喜歡聽故事,我也把這些事以較輕鬆的敘述方式記錄下來 為保護個人隱私,學生的名字都已化名 三則故事 (案例1)幼稚園公主風妹妹-雲 我認識雲時,她就讀大班 第一堂課怯生生的樣子進入教室,我用熱情的笑臉迎接她 同時也開啟我們的鋼琴旅程 雲非常喜歡音樂,每堂課穿著公主風的衣服 也很喜歡作詞作曲,偶爾會彈她喜歡的旋律,我會幫她記錄下來 上課認真又知書達禮,是個很懂事的女孩 在某次課堂上,她與我分享著 「老師,我在彈這首西班牙舞曲時,爸爸會在後面跳舞」 「我笑到不行!因為爸爸的舞真的很好笑」 「所以我真的很喜歡彈這首曲子喔」 在雲升上小四的暑假,雲媽媽無預警地跟我說抱歉 因為學琴時間沒辦法配合,所以需要先暫停鋼琴課了 當下的心情蠻複雜的,我們一起經歷了4個春夏秋冬 而且還有好多我們說好的歌單、表演、比賽還沒有一起完成 但也只能抱著祝福的心情與雲分離 有一次我在逛youtube時,推薦連結出現雲的演說練習 「我最想感謝的人」 充滿好奇心的我點入影片,沒想到演講的對象出現 我的名字 … 短短的2:20秒的影片,讓我心中有些化學變化 影片中的雲,用著演講的力道與口吻 說著:「在乏味的練習中,但老師不斷的鼓勵,配合...

【教學罐罐31】預算三萬以下,我推薦的三款入門電鋼琴

圖片
嗨大家! 不知不覺已經要來到10月底了 距離2021年的結束還有 68 天 還記得當初設定的目標完成多少了呢? 我完成了六成,還算是及格吧😜 正文 這次要聊聊很常被家長詢問的問題 「老師,你有沒有推薦的電鋼琴呢?」 「電鋼琴和實體鋼琴的差別?」 鋼琴的選擇和功能琳瑯滿目,到底要如何選呢? 因為現代人的住宿環境大多是公寓以及大樓 很擔心練琴的聲音會吵到鄰居 同時又考量買了實體鋼琴,不曉得小孩真的有沒有興趣 怕買了就當裝飾品,浪費了這筆費用 所以電鋼琴通常是入門的首選 身為鋼琴老師,直接給你5個重點 如果你是鋼琴 初學者 ,想學流行以及古典  1、列好預算範圍,此篇電鋼琴是 3 萬 預算  2、初學的時候是可以選擇 88 鍵 電鋼琴    3、優先選擇是 實體鋼琴>電鋼琴>電子琴  4、 ❌絕對不要手捲鋼琴  5、電鋼琴與電子琴差在功能性 我推薦的三款電鋼琴 以下三款是我的學生家裡電鋼琴最常用的型號 分別是 .Roland Fp30 (FP30x為今年二月的新款) .Yamaha P125 .Kawai ES110 雖然沒出現在表格裡,去年參加樂器展時 我還蠻喜歡Kawai CN 27的外觀以及音色效果 謝謝我爸媽是選擇實體鋼琴 很幸運的,我從五歲上團體班後銜接個別鋼琴課 印象很深刻的是,我某天放學回來後家裡就出現了一台直立鋼琴! 沒錯,就是這麼戲劇化 😂 因為我的媽媽覺得~要給就是給最好的設備去練習 也很認真地每堂課陪我上課,練琴時陪在旁邊 小時候都是被規定要練很久哇!!👈 這台鋼琴陪著我從幼幼班到考上碩士音樂系 直到前幾個月回高雄時,我還使用他上視訊課程 回首一看,真的是很值得的投資,感謝我爸媽 還是要去試一下電鋼琴的手感 收集好電鋼琴的口袋名單後還是需 要親自去店面 試一下手感 每個人的喜好都不一樣,一分錢一分貨 5萬以下的電鋼琴其實標配都是差不多的 要更好的練習手感,就需要往上加價選購 最後,祝福你能選到喜歡的鋼琴!💪 相關閱讀: 【教學罐罐28】幾歲開始可以上鋼琴個別課呢?三個方向提供給你 蔡佩娟:孩子學琴,可以先買電鋼琴嗎

【教學罐罐30】我與學生交心的心法

圖片
  【教學罐罐30】我與學生交心的心法 #教心前先交心 #交心後啟動孩子的內在動機 ▌ 前言: 連假前一天,我先到山上住露營車放鬆一下 躺在露營車上,享受著陽光從樹蔭之前灑落到臉龐上 到大自然裡放電的感覺真好 🍃   閉眼的同時也回顧著一些教學生涯 因此也決定要將這篇有感觸的文章寫下來   ▌ 每週課堂的一小時,我做了什麼? 除了編譜、排課程進度、音樂會曲目(有時候穿插學校的表演曲)之外 我還做了哪些事呢? 那就是 #聊天 沒錯,我會在鋼琴課堂上聊天 ❗但我是用 #有方式 #有目的  的方法 依照每個學生的學習目的,我聊天的方向也會不太一樣 而聊天也是快速增進師生感情的方法之一 ▶老師在這段時間裡更了解學生的個性、家庭狀況、流行音樂的共鳴程度 ▶進而能協助安排學生的作業量,或是更進階的身心靈調整   以下是我幾個會聊天的時機點  ①進教室準備要彈第一首曲目前  學生進教室的表情,是疲倦、開心,還是難過呢?  周末有去哪裡玩?(現在疫情關係,應該都是附近的公園 🏞 )  最近有發生什麼特別的事呢? 以上的這些問題,就足以讓學生覺得「哇!老師是有在關心我的」 很容易打開話匣子講個不停,這時候我就會打開計時器倒數說 「你還剩1分鐘可以講喔! 🕓 」 🔺 目的:放鬆學生進教室緊張的心情,更容易為進入課堂的前置作業    ②曲目故事-創意發想 關於發想的部分,我最喜歡跟幼稚園還有低年級的學生聊 此時他們的思想還未被世俗侷限住 特別的眼光也很常啟發我對樂曲故事的發展創意性 💡💡 而且還會說到一些我沒發現到的課本插圖故事,超級有趣   不是我帶大的高年級的學生相對比較害羞 但大部分也都是願意聊聊自己的學校、朋友、家裡的情形 而我很喜歡將他們的生活情境融入音樂的故事裡 在生活與音樂有共鳴的情況下,學生不僅更喜歡彈奏此曲(因為有趣啊~) 更可以有 #熱情的 演奏 🔺目的:將生活與音樂之間做連結,產生共鳴    ③課堂尾聲 我會預留5分鐘左右做個總結,請學生自己指出3項這週回家要練好的部分 同時也做個總檢討 「練琴的精度」、「今天上課的態度」、「今天學到哪些印象深刻部分」等等 🔺目的:總檢討!   ▌總結 以終為使的設計我的課 我想要建立的課堂風氣是「 ...

【教學罐罐29】學鋼琴幾年的程度在哪?一張表了解程度分級

圖片
▌ 鋼琴是許多人首選的樂器之一 許多人選擇學鋼琴,有三大原因  ①入門最快,隨手好像就可以彈出音  ②音域廣,大部分的音樂都可以由鍵盤樂器做出來(電子樂等)  ③樂理,用 鍵盤教學 會相較弦樂、管樂好懂   在小朋友學鋼琴大約1年後 有八成的家長會開始詢問我 孩子的程度水平,以及是否適合參加比賽、檢定、音樂會等 而這三項的走向又會不一樣,有機會再撰文細談   這張表是兩年前做完,私底下拿給家長參考用 現在更新後再放到部落格,給在音樂路上的莘莘學子們一點思考方向   這裡我要嚴肅備註:此表格以「 台灣普遍 」學鋼琴常用的課本做分級 隨著時代更新,開始有許多不同新穎的國外進口教本 或是台灣老師編撰的鋼琴課本,都是很好的選擇   所以不要拿著這張表格去詢問老師 為什麼程度沒有達標喔! 👉 先想一下,你有沒有做到老師的上課要求? ▌程度參考表 大部分學古典鋼琴的程度依序為 拜爾、佈爾格彌勒、小奏鳴曲、奏鳴曲 初學者應該會不太懂,因此我做了一張表格給你參考 教學9年以來,教了破百位以上學生的經驗談 此表以下三列學生的平均數而列出  📍①非考音樂班學生  📍②平均每週練習天數4天,每天半小時  📍③一年48堂課請假次數少於5堂   ▌以布拉格檢定為例 坊間的檢定考級程度,可以參考布拉格、史坦巴哈等檢定 Yamaha有涉獵到聽力、即興等部分,因此不在此表格的討論範圍 布拉格2021檢定簡章   ▌結論 再次強調。 以上程度範圍是參考值,並非絕對值 👉 每個人的學琴歷程、練琴頻率不同,學習速度當然也不一樣 重點是課前與老師的溝通,以及建立良好的練琴習慣 最後,才可以獲得其中的「成就感」,享受音樂所帶來的美好   以上~祝學琴順利 #竹北鋼琴教學 #鋼琴視訊課 #鋼琴程度 #教學罐罐系列 #PianLo #音樂知識創作者

【教學罐罐28】幾歲開始可以上鋼琴個別課呢?三個方向提供給你

圖片
    這一個經典QA問題剛好有在我列的預寫文章裡 正好這一週有家長詢問我,簡直是吸引力法則吧! 😆   真的剛好就在我列的QA問題裡~哈哈 這個問題10位家長裡有9位都曾想過的疑問: 幾歲可以開始上鋼琴個別課呢? 首先我要先恭喜讀到這篇文章的家長! 👏 👏 你會讀到這篇文章,代表有很大的因素是小朋友主動提出想學鋼琴 看著小朋友閃閃發光的眼睛,又很怕他是三分鐘熱度 也不曉得他究竟是想學還是想玩鋼琴? 那推薦你看完以下1000字的文章,提供你一點思考的方向   ▌五歲以上再開始,四歲以下推薦團體音樂律動班 自身案例 以我自身例子來說,我是4歲多參加Yamaha的團體幼兒班 5歲半開始學個別課鋼琴,而我到現在都很記得團體課時「快樂」的感受 我還記得自己拿著音樂片放CD播放器,可以聽個三輪都沒問題 也是因為一開始學習的 美好感受 ,成為我人生到目前為止都很喜歡音樂的原因之一 學習音樂的組合元素 圖片來源: 徐珮菡, 劉佳傑 《 整合學習》〈樂器教學的新方法〉 一堂鋼琴課,老師其實要教的元素有這麼多 才能成為一首順暢的曲子 孩子在興致高漲時當然會主動「亂彈」琴 能否 內化 成往後陪伴一輩子的興趣 關鍵在於家長與師長間的規劃練習 團體課程訓練的五感 未滿5歲的孩子我會推薦先上 團體 課程,課程的內容重點會著重在 「 故事、聽力、律動、節奏、音感 」上 雖然放在彈奏技巧上的比重相對於個別課較少 團體課的唱唱跳跳好像跟鋼琴沒有關係? 但這都是 一種音樂養分 ,對往後的鋼琴個別課也會有相當大的幫助 👉故事影響想像力、聽力影響音樂性; 👉律動影響節奏性、節奏影響整體架構; 👉音感影響音樂的感受力 目前我用視訊遠端教學4歲2個月的姪子 用音鐘教學的重點正是我上面有提到的「故事、聽力、律動、節奏、音感」部分 姪子每堂課都玩得很開心,課後唱唱跳跳的樣子我也覺得超可愛 😍 這些能力都是在老師的教學安排下,慢慢茁壯成長後串連起來 再加上規律的練習,才是大家表面上所看到的「開心、享受的彈鋼琴」   衍伸閱讀: 【教學罐罐27】使用節拍器的3大好處,你一定要使用!兩個我常用的小秘訣 【教學罐罐23】疫情之下的鋼琴老師①-遠端教學 5/24更新   ▌五歲上個別鋼琴課的三大方向 手指小肌肉發展較完善 5歲後的手指肌肉發展較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