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0月, 2021的文章

【教學罐罐32】鋼琴要學多久才夠?三則親身故事,聽聽他們的想法

圖片
鋼琴要學多久才夠?三則親身故事,聽聽他們的想法  「老師,學多久可以彈給愛麗絲?」家長A 「我們學興趣的,老師不用給太大壓力啊」家長B  「老師,我家孩子學一個月就可以彈小蜜蜂了吧!」家長C 「他書讀的不好,我考慮讓他考國中音樂班」家長D 鋼琴老師的生涯裡,這些話應該是每個老師都會聽過好幾輪的話語 究竟鋼琴只是種加分的才藝呢,還是一種人文素養教育? 因此我想把一些故事寫下來 前言 ※這篇學生角色以18歲前的學齡定位撰寫 每次聽到前面諸如此類的問題 20初歲的我,可能會內心折騰一番,白眼快速翻個360度 現在,歷經的事情多了,也接觸過許多的家長 最重要的是,我上過一些與家長溝通技巧的課程 (真的很感謝音樂前輩們的寶貴經驗分享,少走許多冤枉路)  👉因此可以了解家長們心中所擔心的是 「 投資成效有無與心中預期成正比 」 了解家長的核心思考後,我都會把腦裡的標準回答 用不同的排列組合再告知家長一次 「 學習進度取決於練琴精度 」 「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」 咦!感覺寫完上面兩句,可以直接做結論了。👈 會想打這篇文章來自於我教學生活上的親身經驗 大家都喜歡聽故事,我也把這些事以較輕鬆的敘述方式記錄下來 為保護個人隱私,學生的名字都已化名 三則故事 (案例1)幼稚園公主風妹妹-雲 我認識雲時,她就讀大班 第一堂課怯生生的樣子進入教室,我用熱情的笑臉迎接她 同時也開啟我們的鋼琴旅程 雲非常喜歡音樂,每堂課穿著公主風的衣服 也很喜歡作詞作曲,偶爾會彈她喜歡的旋律,我會幫她記錄下來 上課認真又知書達禮,是個很懂事的女孩 在某次課堂上,她與我分享著 「老師,我在彈這首西班牙舞曲時,爸爸會在後面跳舞」 「我笑到不行!因為爸爸的舞真的很好笑」 「所以我真的很喜歡彈這首曲子喔」 在雲升上小四的暑假,雲媽媽無預警地跟我說抱歉 因為學琴時間沒辦法配合,所以需要先暫停鋼琴課了 當下的心情蠻複雜的,我們一起經歷了4個春夏秋冬 而且還有好多我們說好的歌單、表演、比賽還沒有一起完成 但也只能抱著祝福的心情與雲分離 有一次我在逛youtube時,推薦連結出現雲的演說練習 「我最想感謝的人」 充滿好奇心的我點入影片,沒想到演講的對象出現 我的名字 … 短短的2:20秒的影片,讓我心中有些化學變化 影片中的雲,用著演講的力道與口吻 說著:「在乏味的練習中,但老師不斷的鼓勵,配合...

【教學罐罐31】預算三萬以下,我推薦的三款入門電鋼琴

圖片
嗨大家! 不知不覺已經要來到10月底了 距離2021年的結束還有 68 天 還記得當初設定的目標完成多少了呢? 我完成了六成,還算是及格吧😜 正文 這次要聊聊很常被家長詢問的問題 「老師,你有沒有推薦的電鋼琴呢?」 「電鋼琴和實體鋼琴的差別?」 鋼琴的選擇和功能琳瑯滿目,到底要如何選呢? 因為現代人的住宿環境大多是公寓以及大樓 很擔心練琴的聲音會吵到鄰居 同時又考量買了實體鋼琴,不曉得小孩真的有沒有興趣 怕買了就當裝飾品,浪費了這筆費用 所以電鋼琴通常是入門的首選 身為鋼琴老師,直接給你5個重點 如果你是鋼琴 初學者 ,想學流行以及古典  1、列好預算範圍,此篇電鋼琴是 3 萬 預算  2、初學的時候是可以選擇 88 鍵 電鋼琴    3、優先選擇是 實體鋼琴>電鋼琴>電子琴  4、 ❌絕對不要手捲鋼琴  5、電鋼琴與電子琴差在功能性 我推薦的三款電鋼琴 以下三款是我的學生家裡電鋼琴最常用的型號 分別是 .Roland Fp30 (FP30x為今年二月的新款) .Yamaha P125 .Kawai ES110 雖然沒出現在表格裡,去年參加樂器展時 我還蠻喜歡Kawai CN 27的外觀以及音色效果 謝謝我爸媽是選擇實體鋼琴 很幸運的,我從五歲上團體班後銜接個別鋼琴課 印象很深刻的是,我某天放學回來後家裡就出現了一台直立鋼琴! 沒錯,就是這麼戲劇化 😂 因為我的媽媽覺得~要給就是給最好的設備去練習 也很認真地每堂課陪我上課,練琴時陪在旁邊 小時候都是被規定要練很久哇!!👈 這台鋼琴陪著我從幼幼班到考上碩士音樂系 直到前幾個月回高雄時,我還使用他上視訊課程 回首一看,真的是很值得的投資,感謝我爸媽 還是要去試一下電鋼琴的手感 收集好電鋼琴的口袋名單後還是需 要親自去店面 試一下手感 每個人的喜好都不一樣,一分錢一分貨 5萬以下的電鋼琴其實標配都是差不多的 要更好的練習手感,就需要往上加價選購 最後,祝福你能選到喜歡的鋼琴!💪 相關閱讀: 【教學罐罐28】幾歲開始可以上鋼琴個別課呢?三個方向提供給你 蔡佩娟:孩子學琴,可以先買電鋼琴嗎

【教學罐罐30】我與學生交心的心法

圖片
  【教學罐罐30】我與學生交心的心法 #教心前先交心 #交心後啟動孩子的內在動機 ▌ 前言: 連假前一天,我先到山上住露營車放鬆一下 躺在露營車上,享受著陽光從樹蔭之前灑落到臉龐上 到大自然裡放電的感覺真好 🍃   閉眼的同時也回顧著一些教學生涯 因此也決定要將這篇有感觸的文章寫下來   ▌ 每週課堂的一小時,我做了什麼? 除了編譜、排課程進度、音樂會曲目(有時候穿插學校的表演曲)之外 我還做了哪些事呢? 那就是 #聊天 沒錯,我會在鋼琴課堂上聊天 ❗但我是用 #有方式 #有目的  的方法 依照每個學生的學習目的,我聊天的方向也會不太一樣 而聊天也是快速增進師生感情的方法之一 ▶老師在這段時間裡更了解學生的個性、家庭狀況、流行音樂的共鳴程度 ▶進而能協助安排學生的作業量,或是更進階的身心靈調整   以下是我幾個會聊天的時機點  ①進教室準備要彈第一首曲目前  學生進教室的表情,是疲倦、開心,還是難過呢?  周末有去哪裡玩?(現在疫情關係,應該都是附近的公園 🏞 )  最近有發生什麼特別的事呢? 以上的這些問題,就足以讓學生覺得「哇!老師是有在關心我的」 很容易打開話匣子講個不停,這時候我就會打開計時器倒數說 「你還剩1分鐘可以講喔! 🕓 」 🔺 目的:放鬆學生進教室緊張的心情,更容易為進入課堂的前置作業    ②曲目故事-創意發想 關於發想的部分,我最喜歡跟幼稚園還有低年級的學生聊 此時他們的思想還未被世俗侷限住 特別的眼光也很常啟發我對樂曲故事的發展創意性 💡💡 而且還會說到一些我沒發現到的課本插圖故事,超級有趣   不是我帶大的高年級的學生相對比較害羞 但大部分也都是願意聊聊自己的學校、朋友、家裡的情形 而我很喜歡將他們的生活情境融入音樂的故事裡 在生活與音樂有共鳴的情況下,學生不僅更喜歡彈奏此曲(因為有趣啊~) 更可以有 #熱情的 演奏 🔺目的:將生活與音樂之間做連結,產生共鳴    ③課堂尾聲 我會預留5分鐘左右做個總結,請學生自己指出3項這週回家要練好的部分 同時也做個總檢討 「練琴的精度」、「今天上課的態度」、「今天學到哪些印象深刻部分」等等 🔺目的:總檢討!   ▌總結 以終為使的設計我的課 我想要建立的課堂風氣是「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