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9月, 2021的文章

【教學罐罐29】學鋼琴幾年的程度在哪?一張表了解程度分級

圖片
▌ 鋼琴是許多人首選的樂器之一 許多人選擇學鋼琴,有三大原因  ①入門最快,隨手好像就可以彈出音  ②音域廣,大部分的音樂都可以由鍵盤樂器做出來(電子樂等)  ③樂理,用 鍵盤教學 會相較弦樂、管樂好懂   在小朋友學鋼琴大約1年後 有八成的家長會開始詢問我 孩子的程度水平,以及是否適合參加比賽、檢定、音樂會等 而這三項的走向又會不一樣,有機會再撰文細談   這張表是兩年前做完,私底下拿給家長參考用 現在更新後再放到部落格,給在音樂路上的莘莘學子們一點思考方向   這裡我要嚴肅備註:此表格以「 台灣普遍 」學鋼琴常用的課本做分級 隨著時代更新,開始有許多不同新穎的國外進口教本 或是台灣老師編撰的鋼琴課本,都是很好的選擇   所以不要拿著這張表格去詢問老師 為什麼程度沒有達標喔! 👉 先想一下,你有沒有做到老師的上課要求? ▌程度參考表 大部分學古典鋼琴的程度依序為 拜爾、佈爾格彌勒、小奏鳴曲、奏鳴曲 初學者應該會不太懂,因此我做了一張表格給你參考 教學9年以來,教了破百位以上學生的經驗談 此表以下三列學生的平均數而列出  📍①非考音樂班學生  📍②平均每週練習天數4天,每天半小時  📍③一年48堂課請假次數少於5堂   ▌以布拉格檢定為例 坊間的檢定考級程度,可以參考布拉格、史坦巴哈等檢定 Yamaha有涉獵到聽力、即興等部分,因此不在此表格的討論範圍 布拉格2021檢定簡章   ▌結論 再次強調。 以上程度範圍是參考值,並非絕對值 👉 每個人的學琴歷程、練琴頻率不同,學習速度當然也不一樣 重點是課前與老師的溝通,以及建立良好的練琴習慣 最後,才可以獲得其中的「成就感」,享受音樂所帶來的美好   以上~祝學琴順利 #竹北鋼琴教學 #鋼琴視訊課 #鋼琴程度 #教學罐罐系列 #PianLo #音樂知識創作者

【教學罐罐28】幾歲開始可以上鋼琴個別課呢?三個方向提供給你

圖片
    這一個經典QA問題剛好有在我列的預寫文章裡 正好這一週有家長詢問我,簡直是吸引力法則吧! 😆   真的剛好就在我列的QA問題裡~哈哈 這個問題10位家長裡有9位都曾想過的疑問: 幾歲可以開始上鋼琴個別課呢? 首先我要先恭喜讀到這篇文章的家長! 👏 👏 你會讀到這篇文章,代表有很大的因素是小朋友主動提出想學鋼琴 看著小朋友閃閃發光的眼睛,又很怕他是三分鐘熱度 也不曉得他究竟是想學還是想玩鋼琴? 那推薦你看完以下1000字的文章,提供你一點思考的方向   ▌五歲以上再開始,四歲以下推薦團體音樂律動班 自身案例 以我自身例子來說,我是4歲多參加Yamaha的團體幼兒班 5歲半開始學個別課鋼琴,而我到現在都很記得團體課時「快樂」的感受 我還記得自己拿著音樂片放CD播放器,可以聽個三輪都沒問題 也是因為一開始學習的 美好感受 ,成為我人生到目前為止都很喜歡音樂的原因之一 學習音樂的組合元素 圖片來源: 徐珮菡, 劉佳傑 《 整合學習》〈樂器教學的新方法〉 一堂鋼琴課,老師其實要教的元素有這麼多 才能成為一首順暢的曲子 孩子在興致高漲時當然會主動「亂彈」琴 能否 內化 成往後陪伴一輩子的興趣 關鍵在於家長與師長間的規劃練習 團體課程訓練的五感 未滿5歲的孩子我會推薦先上 團體 課程,課程的內容重點會著重在 「 故事、聽力、律動、節奏、音感 」上 雖然放在彈奏技巧上的比重相對於個別課較少 團體課的唱唱跳跳好像跟鋼琴沒有關係? 但這都是 一種音樂養分 ,對往後的鋼琴個別課也會有相當大的幫助 👉故事影響想像力、聽力影響音樂性; 👉律動影響節奏性、節奏影響整體架構; 👉音感影響音樂的感受力 目前我用視訊遠端教學4歲2個月的姪子 用音鐘教學的重點正是我上面有提到的「故事、聽力、律動、節奏、音感」部分 姪子每堂課都玩得很開心,課後唱唱跳跳的樣子我也覺得超可愛 😍 這些能力都是在老師的教學安排下,慢慢茁壯成長後串連起來 再加上規律的練習,才是大家表面上所看到的「開心、享受的彈鋼琴」   衍伸閱讀: 【教學罐罐27】使用節拍器的3大好處,你一定要使用!兩個我常用的小秘訣 【教學罐罐23】疫情之下的鋼琴老師①-遠端教學 5/24更新   ▌五歲上個別鋼琴課的三大方向 手指小肌肉發展較完善 5歲後的手指肌肉發展較完...

【教學罐罐27】使用節拍器的3大好處,你一定要使用!兩個我常用的小秘訣

圖片
  【教學罐罐27】 使用節拍器的3大好處,你一定要使用!附加兩個我常用的小秘訣 這篇文章有1300多字,閱讀完需要3~5分鐘左右 ▌為什麼要用節拍器? 首先,先聽我說個真實案例 幾年前接到一位學生A,A已經學琴三年了 但很可惜的是,前一位老師沒有特別要求要對節拍器的部分 在一開始初學時只有基本拍,曲子雖然多,但大部分都是差不多的節奏型態   直到學習邁入一年,開始接觸較複雜的拍子(八分音符、附點、切分音…等) A雖然很喜歡鋼琴,隨著曲目越來越困難,但因為沒有「節奏」的觀念 練琴上頻頻卡關,衍伸出抗拒上課,放棄學習鋼琴的念頭 之後我接手教學A,到現在花了3年多的時間 好不容易才建立好十六分音符所有排列組合的概念   所以阿,在初學一開始建立「節奏」以及「拍子」的基礎 以及 練習對節拍器 ,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! ▌節拍器起源: 在古早,奠定「時間」的基礎是不容易的事情 16世紀義大利的科學家伽利略(Galileo Galilei, 1564-1642) 發現了頭上的吊燈擺動的週期,因此發明「鐘擺」的規則 被後人衍伸至時鐘,以及古早節拍器的運用上 篇幅因素,想了解更多起源的延伸閱讀 好和弦 影片好讀版- 節拍器的故事! 好和弦 文字好讀版- 節拍器的故事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力學區-鐘擺   節拍器的數字是「每分鐘打幾拍」(beats per minute)的意思, 例如 BPM 60速度就是時鐘上秒針的速度,這時候我就會邊拿節拍器邊對秒針給學生看 還會開玩笑說,如果你現在沒有節拍器,又剛好在練BPM 60的曲子 拿起你的手錶,開始對節拍器吧!🤣🤣   ▌使用節拍器好處: 培養速度穩定 從小學到大,我對主修老師的話印象深刻 「穩定的拍子就像是骨架」骨頭要長的好才可以延伸出音樂性、觸鍵等更深的技巧 掌握好的速度模式,讓曲子更有自己的個人風格 使演奏更完整 一首好聽的曲子,一定會經過分析和聲、排列組合大小聲層次、彈奏風格等 節拍器使彈奏的穩定度更加深之外,也會使一整首曲子不會有斷層感(一直停下來) 增加整體曲子的流暢度 注意力集中 這部份是我自己有感而發,在練琴開啟節拍器時,會有種「儀式感」 更提升我在練琴上的專注力,也同時告訴自己這段時間要把精神放在練習上。 (但從小沒開節拍器習慣的學生只會喊著好吵 😅哈哈) 課堂實戰...

【進修罐罐1】葉盈老師-鋼琴教室經營秘辛三部曲 上課心得重點筆記

圖片
  「實作(Output)就是最好的學習(Input)」 「多跟不同個性、不同領域、或是同領域的資深前輩學習」 這次的線上講座是 妙點子音樂美學 以及新莊 小小音樂家音樂教室 的葉盈老師所舉辦 導讀日本作家藤拓弘所寫的三本書籍 #超成功鋼琴教室系列  這篇文章有1500多字,讀完需要5分鐘左右的時間 ▌心得 一開始以為是類似讀書會的重點導讀 但課程中,葉盈老師上課七成時間的時間裡 幾乎是 自己當經營者的實戰經驗 ! 這部分超級無敵重要,一位開設音樂教室達15年的前輩,不藏私分享歷程 PPT講義句句精華、張張驚喜,我每堂課的筆記幾乎都沒停過 「 經營、心態、行銷、溝通 」 四大面向深入細節都讓自己的經驗值UP UP 所有老師會踩的雷,以及解決的方式、甚至是大家敏感的費用處理 都會在課堂中提到,之後若遇到問題,腦內也會有葉盈老師親授的解決方法以及正向心態 認真說: 這三堂課的課程,一定有台幣兩千元以上的價值 費用會開得這麼平易近人 我想是葉盈老師以及妙妙老師,想讓音樂環境變更好的單純初心 這篇筆記我只會點出問題點,至於解決方法 都在書籍和葉盈老師的直播課程裡! (還有我的私人筆記🤣) ▌重點筆記 .經營篇 網路名片、官網 不論是經營工作室或是音樂教室,網路門面都應該要有,並且按時更新! 不要覺得家長為什麼愛比較,你在找外宿、美食、看醫生前,也都會google做比較的 溝通VS表達 你知道溝通和表達是兩件事情嗎? 單向的說明叫做表達,雙向的理解叫做溝通 平常你與家長是溝通還是表達呢? 其實我是碩班畢業後,才比較會做「溝通」 大部分的音樂人在求學生涯時都是關在琴房練琴,很少與人做溝通和談判 我認為這是大家都必須學會的一項技能。 心理層面 不要要求每個人都認同你 這也是我目前必須要克服的一部分 之前聽過徐豫的某一集Podcast, 重點在說為什麼人總是看到那1%的批評,卻看不到99%的鼓勵, 因為這就是祖先留給我們的「天性」,目的是更優化自身能力並避開危險。 試著與這樣的天性取得平衡點,做好自己該做的,問心無愧。 要感謝在身邊並支持你的朋友 .行銷篇 不要把關於我(履歷)填滿表演經驗 身為教育者,應該著重的點是教學,以及你的特色 更重要的是「 你可以為學生帶來什麼改變? 」 這句話我在上 于為暢 老師的行銷課程是,也是老師不斷強調的重點。 ...